IBIS-AMI: 完整的AMI建模流程

上篇的貼文中, 我談到”IBIS cookbook”提供了IBIS類比部份建模的極佳參考資訊; 可惜在為EQ建模的AMI部份, 就我所知類似的cookbook則付之闕如!  要為AMI建模, EQ的理論部份需先導出其演算法、而後再以C語言將IBIS Spec裡的幾個API寫出來, 最後要把這些程式碼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編譯..Windows上是編成dynamic link library (.DLL), Linux上則是編成shared object (.SO), 由於不同的編譯器、不同的建檔程式(如make, cmake等)各個的操作指令又不同, 所以這些大都應歸類到資訊或軟體工程的範圍; 也因此其與此工作本質上的電氣/建模等重合性並不高。這也難怪要找到為這一切都寫有詳盡指示的教材或參考資訊實無異於緣木求魚。

在這篇文章中, 我打算略過這些”編程”的細節部份, 專以整體AMI建模的流程分享一些個人的想法。所有從頭到尾的步驟都希望能有所觸及進而能給讀者一個完整的介紹。大致上來說, 其依序可分為下列步驟:

  • 建立IBIS類比模型
  • 準備相關資料
  • 定義AMI模型架構
  • 實際進行編程建模
  • 對單一模型做掃描測試
  • 將模型置入完整渠道測試
  • 編寫使用手冊

以下就分為各步驟做更深入的分享:

建立IBIS類比模型:

信不信…為AMI建模的第一步是要建出其類比的模型部份(也就是傳統的IBIS模型)。這點對於TX端來說尤其真確! 因為TX的EQ是要為”含有TX類比響應”的部份去做等化的, 也就是說:當連接TX及RX端的channel是pass-through時、且RX是TX的一般操作負載情況時, TX EQ要去做等化的等於是其本身的IBIS響應。 如果不事先知道類比響應為何, 是無法繼續算出EQ的各個參數值的。以下圖為例:

這是一個FFE 的EQ電路, 很明顯的是等化的de-emphasis部份為兩個黃色箭頭線所標示; 而為紅線框住的部份:其包含上升、下降斜率, overshoot/undershoot等信號細節, 以及dc的準位等等在在都是類比模型的結果。所以為類比部份精確地建出模型實為TX AMI建模的第一步! 除了IBIS之外, 最近也有BIRD194的倡議(其用S參數來描述類比行為), 無寧地..兩者都是同樣的意義。

對於RX而言, 問題則簡單得多。因為其IBIS模型大抵為ESD的clamp或是terminator外加差分電阻而已。所以不用在那花太多工夫就可實質進入為AMI建模的階段。凡此種種, 有興趣的讀者可見本司之前許多有關IBIS建模的貼文。

準備相關資料:

AMI建模的原始資料可以來自很多方面:比如說是電路的仿真、實際的量測抑或是datasheet等等。就仿真所得結果而言, 第一步當然是在確認仿真結果無誤之後為各個關鍵參數箤取出相關數據以便日後AMI建出來後做為第一步驗證的依據。

以下圖為例, 這是一個TX在不同EQ設定下的的圖型:

由於silicon設定上要激發出不同EQ的時脈未必相同, 所以得到結果後最好要把它們都對齊在某個時間點以便做批次的處理。利用本司的SPIVPro的話, 可以很快地為不同曲線在5.3ns時的值一下量出來並製表如下:

同樣地, 若是原始資料是lab裡量出來的波型, 則得加上手工的程序去量出不同的EQ值, 這點由於多少會有雜訊的緣故會比由電路仿真的流程更加費工且精確性較低:

有些原始設計的效能部份得在頻域才看得出來, 所以在此情況下上述類似的程序就得在比如說DC, 5G, 10GHz等地方進行:

如果原始資料是元件的datasheet的話, 則建模的自由度較高。比如說不同的極點及零點的位置, 都有可能在同樣的頻率點得到極近似的響應, 則用那組資料就都可以, 也或許就要再參考一些其它的限制條件。

定義AMI模型架構:

有了資料之後,下一步就是依資料的樣式來制定出AMI模型的架構。通當AMI的次要組成模組都得反應出原始設計的功能。比如說如果原來的設計裡有DFE/CDR的功能, 則AMI裡也少不了它們。但也有一些情況下, AMI的架構能有有不同的考量, 以下圖為例:

很明顯的是這裡面一定有一個post-tap的FFE, 但上面由不同顏色框起來的部份, 就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來建模:如果你覺得這些波型都很進似, 則可以用同一個類比IBIS模型外加一個”縮放模組 Scaler”就可套出不同的振幅, 也可能這之間的斜率相差過大而必需由不同的IBIS來表示; 同樣地TYP/MIN/MAX之間的差異也可能用一個類似的Scaler就可以轉出來等等。對於一個repeater而言, 因為其同時具有RX及TX級, 所以EQ的那些功能放在RX那些放在TX也可以有一些彈性。在不同的使用狀況之下, 也很可能同一模型要以不同架構的形式來呈現才能順利被使用, 這樣的一個例子我也已在之前的貼文裡討論過。

實際進行編程建模:

定義好架構之後, 再來就是實際地編程了。如果這不是第一個專案, 那幸運的話可能之前已有類似的設計其源碼可直接拿來運用, 如果是新寫的話, 要注意的是是否夠模組化以便日後能再輕易地重覆使用。由於同一個AMI模型可能被建構多次(several instances)而同時被仿真, 故若用static variables/function的話就要考慮到會不會在不同的instance (相同的class)之間相互干擾, 對於不同的instance是否會位於同一個記憶體空間這個問題可以說每家仿真器的做法都未必一致。再者, 模型裡不要有hard-coded的數值…我就曾經見過一個模型其只能在某個速率下且每UI有32個取樣點的情況下跑…任何其它不同的設定都會造成有誤的結果甚或是crash, 這表示原建模者沒有把用戶不同的取樣、速率設定考慮進去而在內部做適當的up/down sampling。最後, 軟體工程內的許多標準技巧如unit testing, revision control, dependencies check等等也都要弄好。Dependency的部份在Linux尤其重要, 因為在那作業系統上的很多函式庫都是放在lib\之下共享的。也就是說如果模型源碼裡有用到某個外部函式但在編成.so時又沒有做靜態的連結, 則原來在建模工程師電腦上運作無誤的模型拿到另一使用者的環境下就不能跑了。這種情況下,大部份的時候我們都要準備好幾個電腦(可用虛擬機), 裡面只裝有不同distro的OS最開始裝好的情況(所以所有的函式庫都是最基本的)且是吾人所願意支援的最古老版本, 再在那之上去編譯模型的源碼。

有了二進位.dll/.so之後, 再來就是寫純文字格式的.ami檔;這裡沒有一定的格式…有很多不同的語法都可以拿來讓用戶設定某個AMI參數的值及範圍。又由於不同EDA的仿真器對呈現這些AMI參數及其選項的方式都不一樣, 所以通常要先選定一個主要支援的EDA軟體再以那為本來編寫。最後, 由於IBIS本身就有TYP/MIN/MAX不同的CORNER, 所以在寫AMI時若其也有類似的CORNER則也要一齊列入考量, 否則用戶選MAX的IBIS來套上MIN的AMI就出錯了, 也就是說它們之間需要能同步”Synchronize”。

模型都準備好之後,再來就是參數的調效, 之前有提到源碼最好能重覆使用, 所以不同設計所會用到的不同參數就不應直接寫在源碼裡而應以外掛的方式讀進來, 在這裡就是建構這外部參數的步驟。有些界面…如PCIe, 其對FFE的不同tap值都有預先定義好了, 則這裡就沒有什麼變化的空間。更多的情況是有的是仿真或測量的結果而建模者需一個一個地去找出相對應的參數, 如果用手動的話可以說是煩瑣且曠日廢時又精確度不高, 記住..這裡可是有可能多達幾百甚至是上千組設定的, 最好的情況應是用如本司軟體的”Auto-Tune”來自動的調效:

基本上本司程式會先把目標波形及時間點量自動出來, 而後透過二分搜尋的方式漸次地調AMI參數使其逼近至目標值至一個範圍內, 而後直接將結果製表。這樣的流程即使是上千組的參數也能在幾分鐘之內完成。

對單一模型做掃描測試:

這裡要進行的是為單一模型驗證的程序。就如同為IBIS建模一樣, 有了AMI模型之後將其和IBIS部份連結起來再來做的就是用Golden Checker進行語法上的驗證; 由於不同的二進位AMI模型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載入的方式都不同, 所以這一步驟得分別在不同的作業系統上分別執行:

IBIS官版的golden checker是直到近兩年才有載入AMI模型的能力; 其所做的是先讀且驗證IBIS檔之後, 再看那個IBIS模型有用的AMI的部份而順藤摸瓜去把相對應的AMI模型也讀進來並測試載入, 要強調的是它們只做載入的動作而不會試著去驅動, 所以功能性的測試還是得另外做。無疑地, 尤其是在Linux上的dependency問題在載入的時候就會顯現出來, 所以這個程序在有釋出Linux版本的模型時是少不了的。

再者, 一個AMI檔可能會有好幾個參數, 且每個參數都會有幾個不同的值; 要完整的測試模型本身, 不可或缺的是要把所有參數所有值的不同排列組合都要跑過。本司的做法是先把.ami檔裡的變數”參數化”(如下圖紅框內, 首尾加入%):

而後用像我們的SPIMPro把不同參數不同值完全的排列組合都列出來, 再來就每一個組合把AMI檔內的變數取代填值, 最後生成不同的.AMI檔案。就這個流程而言, 其很像是我們做SI時所用的系統分析法(探討於此篇貼文);而當有了這麼多不同的AMI檔之後,我們就可以對同一AMI模型做不同參數下的驅動。 取決於所用的EDA仿真軟體, 要能快速有效的批次執行這麼多次可能並不簡單, 、即便可能也是要透過腳本(script)的編寫, 所以非得先廢上一番功夫才成。就本司軟體而言, 這些功能都已內建於SPIMProSPIVPro裡, 所以可在一個環境下不寫腳本就成批次完成。此處用途廣泛的SPISimAMI 模型驅動程式也是不可或缺的角色!

當每一個AMI檔都被用來驅動.dll/.so模型之後, 就會又有數百甚至上千的波型檔待分析, 要做的就是一樣批次地把關鍵值量測出來:

而後再與原始資料相減而得出delta的值或比率, 把這些點以圖形呈現出來就可以很快地看出在那些設定下誤差值較大, 如果有明顯的錯誤的話(比如說沒值可比…那就大概表示驅動AMI模型時大概crash了), 就又要回到前幾個步驟找出問題而後重走流程一次…

將模型置入完整渠道測試:

剛剛所提的模型驅動是單就其本身, 當然最後不可少的是也把其它的相關部份帶進來組成一完整的渠道或設計做全面的驗證。這裡有一個重點是AMI的仿真所呈現的結果都是在時域上的(不論是透過statistical或是bit-by-bit的方式進行), 所以對於有些響應是在頻域上的元件(如CTLE)等來說就不是那麼地直觀可驗證。一般的情況下我們會用一個相對應的原始元件(比如說一個S參數, 其Sdd12就是我們CTLE的頻響)來做:蘋果對蘋果的比較, 這樣來看驗證就直觀得多。

另一也不可少的步驟是把建出的模型在不同廠家的EDA軟體上跑過至少一次且確認結果無誤。這點也可能有其難為之處…因為這類的EDA仿真器不在少數, 隨便一算就有ADS, HyperLynx, QCD, SystemSI, HSpice等等, 每一項都花費不貲, 實際上即使是大公司, 也很少有見到會願意或有需要將它們買齊的, 所以就本司而言, 得串連其它的SI顧問相互支援。舉例而言, 同樣的DLL_PATH保留關鍵字有的仿真器傳進來的是絕對路徑、另有些則傳入相對路徑。如果所建模型用到這參數的話, 未對兩者做相同的支援就有可能會跑出不同的結果, 所以不走這步, 所建模型對其它未測廠家仿真器的支援程度便很難說。

編寫使用手冊:

走到這裡, 最後一步就是寫模型操作手冊了。一般來說, 會包括的資訊最先開始的就是類比IBIS模型的部份, 比如說那個針腳接到那個模型, 其AMI的部份為何等等, 最重要的資訊是AMI參數的名稱、值的範圍及描述等等; 對於如果所用仿真器不支援某些保留字時的應變等等也要提及(比如說如果仿真器版本較舊而不支援DLL_PATH/DLL_ID, 則模型是否有其它的AMI關鍵字可用來做相同的設定), 再者, SILICON或量測值與模型跑出的眼圖相較也應置於手冊之中, 最後一項是對主要支援的仿真器、欲使用所建模型的簡易設定為何等等, 凡此種種, 都是一個完整AMI建模專案所不可遺漏的。

結語:

本貼文與讀者分享了本司為AMI建模的一些必經流程。C/C++編程的部份自是AMI建模重點之所在但需另外觸及的..故不在上述之內。不論是AMI API的參數、設定抑或是編程所用的語言(如C/C++)都是一直在與時俱進且不斷演變的, 所以身為一個建模者, 就得時時去汲取相關的新知以便能最有效的建出精確的模型, 而不同軟體、函式庫或是作業系統的限制與運用也在在都是相關的課題。在看過此篇分享之後, 不知讀者是否仍對親自建模而感到興致昂然?…或者覺得乾脆委外於我由本司為您效勞? 祝您建模愉快! 🙂

簡單快速的IBIS建模流程

對於新上手的建模工程師而言, “IBIS CookBook” [連結按此]提供了極佳的入門參考資料;最近的V4.0版本是在十幾年前的2005年出版的, 時至今日, 雖然其中所描述的大部份程序仍屬有效, 但也有許多其它部份或顯得繁瑣或未盡詳述。這些缺點在第四章”差分建模”的部份尤其特別明顯; 更有甚者, 近年來IBIS峰會上發表的文章大多是圍繞著新IBIS科技諸如IBIS-AMI等打轉, 對於傳統IBIS類比模型的部份著墨就相對少得多。在這篇貼文裡, 我打算首先替讀者重溫一下CookBook裡所談到的正式流程, 而後對其間的一些較具挑戰性的部份加以說明, 並以此倡議一個較為簡化又不失精確的建模方案, 最後提出一些正反意見讓讀者參考。

IBIS 模型組成元件:

在IBIS V3.2中所定義的最基本組成元件如上所示; 對於一個輸出BUFFER來說一般至少要有六個資料表: 即IV資料如Pull-up 及Pull-down, 及兩組不同負載情況下的VT資料(Rising/Falling各一); 若是輸入態的IBIS模型, Clamp的IV資料或也要, 而IBIS V5.1又加入了新的IT需求並以ISSO PU/PD及Composite Current等來描述電源供應網路PDN的效應。要為一IBIS模型建模, 一開始便需對這些各別表格所表述的電路部份加以驅動以激發得到相對的響應; 有了仿真的資料後便做後處理以產生出如SPEC規定的表格等的格式才能加以使用。由於一個模型通常也有TYP/MIN/MAX三種組態,所以實際上需要仿真的次數便是上述的六(個表格)再乘以三(種組態)而至少達十八個之多。

我們以下列摘要的方式再對包含於上面圖形但未為即將倡議的新建模流程所觸及到的部分加以簡述:

  • 封裝的寄生元件: IBIS CookBook裡並未談到這個部份, 一般來說buffer的封裝模型(package model)是由諸如HFSS或Q3D等套裝軟體由實際設計透過三維場解來算出來的, 其格式可為S參數或相對應的Spice等效電路; 一個IBIS模型可以用 Lumped R+L+C來對單一的針腳PIN來描述其寄生效應。或者也可把此lump值放在 “Package” 部份來套用到所有的針腳;需要更精確的描述的話則可用如下有樹狀結構的[Package Model]語法來描述。不論如何, 這些都是三維場解軟體所可以生成的而不在一般IBIS建模流程的討論範圍之內。
  • C_Comp: 在IBIS剛制定之初, C_Comp只用一介於PAD及地點間的單一值來描述頻率性的負載; 後來HSPCIE等發明了一些語法來把這單一值打散並分到PAD與各個不同的電源端點間; 又到最近IBIS Spec.便納入了這些語法而成為標準的一部份;話雖如此, 一般建模人員從網上仍可能只會發現單一的C_Comp值是如何算出來的。簡單地說, 其不外乎是透過時域的仿真以RC的充放電常數來得值、抑或是由頻域的虛部電流除以頻率來得到電容值。至於之後如何把這單一值分開來以便更佳描述如下的頻域二維表面則得仍由各人發揮所長(意即:cookbook裡根本沒說)。最後, 這個C_Comp值的效應在建模的過程裡是看不到的, 唯有在信號從另端因阻抗不匹配的緣故反射回來後才能看到這C_Comp值所造成的影響。凡此種種, 我們發現一般上此buffer的IC設計師比透過上述的時域/頻域仿真所算出的C_Comp值了解得更精確, 也就是說常常問他們就可得到大概的估值。
  • Clamp 電流: Power/Ground Clamp的電流和Pull-up/Pull-down的電流都是在穩態下得到的, 在仿真時這四者也是一同拿來做load-line的計算的;所不同處, 因為clamp所表示的是ESD的保護電路故其為總是存在 (always on), 當這兩組表格存在時, 為避免其又被在PU/PD表格裡又再被算一次 (double counting), 在做後處理時需把這部份自後者中移除。若要簡化這個麻煩, 其實一個有IO功能的buffer 在被拿來做輸出buffer使用時便可直接以output type buffer來建模而非io type buffer而可略過此一部份。

 

  • IT 電流(Power aware): 這些是為了描述buffer 在非理想供電或接地情況下的運作而需加入的資料, 其應用則主要用在如DDR DQ的單端點模型裡, 因為它們對PDN的擾動所造成的時間影響最為敏感。對於諸如SERDES的差分模型而言, 因為在P及N點的輸出端會被PDN同樣的影響, 在相減之下效應就抵消了, 所以影響很小而未必有此需要。最後, IT在瞬態的部份其實是和VT一同仿真的, 其只是在PAD端加上一個電流的Probe便可取得相對應的資料, 而且這IT和VT的各點間是需同步的, 所以只要在同一仿真裡就可完成。

完整IBIS建模流程:

本司的BPro軟體已將於上述IBIS cookbook裡所建議的建模程序標準化而總結如下, 其有從0~7的八個步驟:

  • 0, 搜集原始設計相關的資訊: 這包括了(PVT即製程、電壓、溫度)、矽智財、Buffer端點的偏壓及設定等等。一般的buffer設計都會預留許多腳位以便為日後調控所需, 因為一個IBIS的corner有TYP, MIN, MAX三種, 故建模者也得先決定那些組合的腳位設定對映到那種corner;
  • 1, 準備工作的環境: 即工作目錄;
  • 2, 產生仿真的網表: 即驅動不同buffer的組成部件及其仿真時的設定; 如前所述, 以一般的buffer來說, 最少就有十八個網表得在步驟末生成;
  • 3, 進行仿真: 一般可在建模流程軟體內依序地仿真或將所有的網表散到不同的機器上(simulation farm)同時並行;結果出來之後得檢查一下看是否有誤, 若然則得回到一開始的地方檢查看是連接有誤或偏壓不對, 不做修正就繼續往下走就會變成”垃圾進、垃圾出”..產生的模型一定有誤。
  • 4, 產生IBIS模型: 後處理由前一步所產生的仿真資料以產生IBIS模型。這裡面的計算或調整往往就是諸如本司建模軟體的精華所在, 很多步驟是可以用手動或人工去進行、但往往容易出錯又曠日廢時。
  • 5, 語法檢查: 一有了模型之後, 最基本的驗證是用golden checker進行語法檢查, 它也會對dc電位等做基本的測試; 若一模型有根本上的錯誤(比如說vt波型是平的), 在這一步就可以檢查出來;
  • 6, 用模型做仿真上的驗證: 把產出的IBIS模型連到 test load上進行仿真以便第三步由矽智財仿真出的結果相較, 理想的情況下, 除了信號從進去到能見於pad的Tco有別之外, 在波型上應是要能完全重合的;
  • 7, 產生報告: 建模者最後往往需將諸如PU/PD阻抗及slew rate等的模型參數列出來, 以便和data sheet相較或者做為模型報告的一部份。

本司BPro裡的完整建模流程

單端建模資料之轉出:

對於單端點的IBIS建模而言, 上述建模流程的第一個具挑戰性的地方是要能把十八個不同仿真的網表都建出來且順利仿真完成且結果無誤:

這裡面可能出現的問題很多在於DC IV的仿真部份: 很多的IC BUFFER設計裡都有clocking的信號, 這使得真正的dc掃描從-Vcc到2Vcc變得不可能而必需透過如pseudo transient的方式來進行, 其次, 若設計是於佈線後(post layout)的階段轉出來的則各個電路點之間會有一些寄生元件, 另一種情況是雖然我們只針對IO的buffer部份建模, 但電路是他人所設計而不是很容易把前級的部份和只有IO的部份分開來而最後必需一起仿真, 凡此種種, 都會使得仿真的時間變得冗長甚或是有時無法收歛。其結果是上述0~7的流程得從中間往返走上好幾回、每次調參數或除錯而終得費上好一番功夫才能得到所有建模需要的資料。以上雖繁瑣,但由於也就不過是那十八個網表, 所以大致上應該問題都能解決。

差分建模資料之轉出:

差分建模的複雜性就又比單端點的情況多上一個維度了(不只是多了一倍哦, 是多了一個dimension!) 首先, 依據IBIS規格…就像每一個IC的data sheet裡所呈現的一樣… 一個針腳只能連到一個buffer, 而不同針腳之間的連接是有很高的限制; 就差分模型而言, 一個series element能如下所示地用來描述p及n反相針腳間的相互情況。(本段落所用的圖型都出自於ibis cookbook第四章裡, 所以有興趣更深入了解的讀者可以按圖索驥以得到原始的描述)

為了能建構出這麼一個series model, 就必需分就p及n輸出端點間做二維的dc掃描; 而且兩者的資料精度必需相近..也就是說如果就單端建模的p點iv曲線我們有一百點的資料, 則同樣在n點的維度上, 為了也要能得到一百個取樣點, 我們就得對一百個網表進行仿真;就三個corner來說, 就有三百個仿真要跑。這一dc iv掃描步驟的最終結果是一個能描述p及n點間dc相互關係如下所示的二維曲面; 唯有看到這二維曲面的形狀為何, 我們才能決定那個series element內有那些次組成元件(其可以是一或更多的R, RL, RLC, 非線性電阻或是一整個非線性平面), 而其中要能產生這二維平面所需先進行的處理步驟之一也包括了要能將同模的電流自P及N點間消去, 凡此種種皆算是第一道的難關。

第二道的關卡在於VT的仿真部份, 由上述的曲面建構出series model 之後, 我們要能在VT瞬態仿真時將其消除才能不被算了兩次 (double count); 對於一個spice 仿真器而言, 大部份的情況其都不允許負電阻、負電容等的存在, 也就是說, 它們會把這些負值元件看做是用戶的輸入錯誤而不讓仿真繼續進行, 解決之道, 吾人可以用如本司在2016年Asian IBIS Summit所展演的Verilog-A 電路或是仿真器大都會提供的控制電源來達成這種”負電阻”似的消去目的;即便是如此, 在Verilog-A的解決方案上, look-up table上每個grid的大小係由iv二維描描所決定, 而控制電源的解決方案上, 為了要能算出適當的控制電源參數, 建模者還得利用最佳化的原理才能算出何種組合的參數最能描述上一步算出的反應曲面; 而這些不論是表格或是參數變化間的圓滑性(smoothness), 也都更進一步地決定了仿真的收斂性。凡此種種情況,難怪cook-book裡描述此段的部份(見下圖描述的前兩行)作者只是輕輕一語帶過而不做詳述, 因為真的是說得比做得還簡單啊。

由於這兩大關卡及之間種種藏在細節裡的魔鬼, 我們發現差分的建模對一般的建模者而言不是那麼地簡單。讓我們更有此感悟的情況是: 當本司在提供建模服務時, 很多情況建模的仿真或因IP的考量、或因對原始設計的熟悉情況所限, 往往是由客戶所進行的, 我們雖已盡己所能地把這些該如何設定及其原理為何做最詳盡的描述,但在客戶端仍常常碰到問題或反應意見說要很久的時間才能得到所有需要的資料, 其次, 客戶之所以把建模工作交給本司就是不願去淌這混水…如果很多麻煩的地方仍得自己來過,那建模外包又有何益? 所以就本司而言, 對於去找出更快速有效的建模方式, 其實是都持續不斷地在進行的。如果我們建模的目的是為了能跑Channel Simulation (而非萬能地又做穩能又做時域依真), 也就是說如果了解模型的運用是在某種特於的環境之下, 那是否有更好(尤其是差分)的建模方案呢?

簡單快速的新建模流程:

之前的貼文中, 我們提到了IBIS模型內部的資料在仿真時是如何被運用的; 簡單地說, VT的資料在得到波型一樣的負載情況下, 是做為一個目標(target)的; 在此”目標”之下, IV的部份則會被拿來算出一組時變的切換參數以便使適量的電流能自PAD點輸入或流出, 基於KCL/KVL的考量, 這適量的電流就會造成仿真矩陣運算時節點的適當電壓而終能符於VT的曲線; 其次, 由於分有Pull-up及Pull-down的切換參數要解, 所以就得有在不同負載情況下的VT曲線才能由兩組資料解出兩組未知;這也就是說, 其時IV的資料和算出的切換參數是互為表裡的, 做為表面、看得到的IV部份需由看不到的參數來配合, 如果IV某電壓點的值小些,則用到那電壓點的某個時步上的切換參數值就得大些才能使最終電流維持不變。從這點來看, 待算出的切換參數可以視做是IV曲線的加權或調整參數。

在另一方面, 每一組的VT曲線裡也內含了對IV曲線一些部份的限制, 在這些限制之下, 兩者之間(即VT及IV)必需要相符否則就會有dc mismatch的錯誤情況發生。最後, IV本身的資料限制是只能有最多一百個點且其間必需單調性的遞增或遞減否則就易在仿真時產生不收歛的情況(stuck-at local minimum)。這些都隱喻了模型裡各個資料間的相互關連性。

由上所述, 我們可以推出一個簡單快速的建模法所需的資料產生步驟為:

  • 將原始silicon設計連到相對應的PVT及偏壓情況下後得到VT仿真資料, 而這VT是如此設定的:
    • 就單端點模型而言, 僅用兩組不同的負載情況(test load)
    • 就差分模型而言, 先做一般使用狀況下(比如說是一百Ohms的輸出差分電阻)的仿真, 得到電壓介在V1及V2之間
      • 設V3=(V1+V2)/2, 以V3為VFixture, RFixture=比如說是40及60, 分做兩次仿真並以此為資料VT波型;
      • 或者用RFixture=50, VFixture分為(V3+V1)/2及(V3+V2)/2並進行仿真, 以此為資料波型;
      • 這一步驟的主要目的是要取得能內含正常運作情況下的兩組波型;
  • 由IC設計師那兒得到C_COMP值;
  • 得到不同Corner的電壓及溫度等參數。

就這樣,再透過不足外為人道也的數學運算及解析, 我們就能透過最少的仿真步驟而產生IBIS模型, 且這模型不會有語法錯誤又能在相同負載情況下重現上述所提供的兩組VT資料。

我們雖不能詳述這中間倒底是怎麼做的, 但可以分享的是在我們的BPRO上,如此的流程僅需填值到如下的GUI裡就可在幾秒之內產生出來, 過去這大半年來,我們已用此法建出許多為客戶所用的模型, 跑起來亳無問題!

優缺點及限制:

我們運用此法建模的使用場景主要是含有IBIS-AMI的差分模型且用於channel simulation情況下, 以此來看, 如此倡議的快速建模法會有如下的優缺點:

優點:

  • 只要透過最少的仿真(即兩組VT仿真), 便能得到建模所需的資料;
  • 就數學及電路分析上會絕對正確, 故而不會有如DC mismatch或monotonic等的語法問題, 在驗證時相同負載的VT結果一定能重現原始資料的波型。

缺點:

  • 如果把這IBIS模型拿來做DC仿真/掃描的話結果未必會精確, 因為模型內的IV資料點是用演算法算出來而不是真的一步一腳印透過DC掃出來的;
  • 沒有”disable”或”high-z” 的state, 因為所有的clamp電流都已內含在算出的pu/pd IV曲線中;
  • 不能拿來做Power-Aware的仿真之用, 因為其中並無ISSO_PU/PD, Composite Current等的資料。

結語:

在這篇貼文裡, 我們首先重溫了在官版cookbook裡傳統IBIS的建模方式及流程, 而後談及了這流程中可能會遇到的困難…尤其是差分建模的部份; 以次我們提出了一個”簡單又快速”的建模方式….其運用了數學的演算來人工合成出模型的部份資料, 這倡議的方式僅用最少的仿真便可建出有效無誤的模型。它有些使用場景上的限制…比如說沒有High-Z State且不能拿來做power-aware的DDR仿真等。我們研發此法的主要運用是含有IBIS-AMI的channel analysis, 以過去大半年的使用來看可驗證其有效及方便性, 因此我們在近日的SPIBPro更新裡也加入了此一功能以使我們的軟體用戶也能同享此快速建模法所帶來的好處。

IBIS模型: IBIS AMI之建模

截至目前,我們所談有關緩沖器的模型均侷限於其類比前端、直接連到通信渠道的部份;這篇文章我們則將談談其前級、有關TX/RX等化電路部份之建模。這些設計在業界現常以IBIS AMI (以下簡稱AMI, 即”Algorithmic Modeling Interface”理論建模界面之縮寫)來實現。
IBIS AMI模型範圍:
IBISAMI_Block

上圖所示為一端自最首至最末的通信渠道;其中綠色的部份佔渠道的大部份,是以如傳輸線模形所表示的PCB繞線、及用S參數所表示的導孔或連接器等組成的被動渠道部份;其兩端、以粉紅色區塊表示的部份即以IBIS表示的類比前端;這些前端部份直接与渠道連接;除這兩者之外,在TX的最前級、及RX的最後面則是各種等化電路。這些電路現常以AMI模型來描述。之前所述的幾個部份組合在一起,則可用以描述通信渠道整體並加以仿真或分析。由此可見,AMI實則是和IBIS的部份一起運作以提供等化模型的(也就是說,若無等化電路,則無使用AMI模型的需要)。實務上來說,在一會與AMI共同運作的IBIS模型裡,會看到如下圖所示之數行描述,即會指向所使用的幾個AMI模型成分:含各類模型參數、以純文字檔表示的.ami檔案、編譯出來的二進位檔.dll(on windows)或.so(on linux),以及編譯此二進位檔所使用的編譯環境等等。

IBISAMI_Include
為什麼需要使用AMI:

對於系統整合性的分析,若欲為結果做一量化的描述,一般最常用的是眼圖裡的眼高及眼寬、以及依此所能推算出來的位元誤率(Bit Error Rate, or BER)或bath tub curve,要能形成眼圖,則需有很多的位元信號響應在時域上圍著週期中心重疊起來。在分析完整的通信渠道時,不論是以原Transistor之緩沖器設計抑或是其IBIS模型,在時域上要仿真數以百萬計的位元信號(才能得到想要的低BER)都是要需時甚久的。即便如此,得到的BER數據也極其有限而常需要以外插的方式來推算實際值。除了以仿真為手段為,另一種能得到波形以形成眼圖的方式是直接合成。。速度遠比進行仿真快得多。IBIS模型因其設計上的限制並無法讓我們如此做。除了能在極短時間內算出許多位元波形的速率考量外,下列數者也是發展AMI的原因:

  • 業界標準:純欲以高速在短時間內得到很多位元波形的目的而言,也是有其它商家特有的高階語言(如Matlab)可滿足這需求的;但如此一來建模工程師便等同限制了使用其模形客戶的分析工具;除此之外,這樣建出的模型也無法用其它仿真器來加以驗證。為了能讓IC及EDA業者均有能交換使用的模型標準,如AMI的模型規格實有其必要。
  • 分析速率:如之前所述,需要一能在短時間內得到數以百萬計位元響應的方法及模型。
  • 擴充彈性:其實在AMI之前,IBIS委員會也曾經用Bus Hold或Driver Schedule等的關鍵字來試圖在IBIS內加入等化器的有關描述。甚至在IBIS V4.0中,也有用以Verilog-A為代表的高階語言來擴充以關鍵字為主的IBIS模型的彈性。但執行起來,前述兩關鍵字的使用極其僵化,而Verilog-A又是直譯的語言,遠比不上用C/C++來編譯的語言彈性更高且能保護智財,因而有AMI之倡議。
  • 智財保護:等化器設計電路常是IC公司極欲保護的智財,故一以編譯(編來的檔案是二進位檔)為主、不易被反向導出原設計的建模即有存在的必要。

 

什麼是IBIS AMI:

在談過AMI的模型範圍及其需求背景之後,我們來談談倒底什麼是AMI及其組成部份:

  • 對IBIS AMI建模者的角度而言: IBIS AMI即三個您需提供實際執行的函式定義表頭 (header .h file),這三個函式即Init, GetWave 及Close:
    • AMI_Init: 這個函式必需有實際執行碼,它的功能就好比物件導向語言裡Constructor的角色。若輸入AMI模型的是長串的位元輸入,則AMI規格允許它們被分成好幾小段分別被作為輸入並執行。也就是說,程式碼裡有很多資料結構可能重覆地(在不同的位元輸入段落)裡被使用,故Init函式提供一可在一開始之初便初始化這些資料結構的地方。其次,若通信渠道為線性且非時變(Linear, Time-Invariant or LTI),則在Init函式裡便可對仿真器所提供的渠道突波響應(Impulse Response)做直接的計算而可略過GetWave函式的實際執行。
    • AMI_Close: 這個函式必需有實際執行碼,它的功能就好比物件導向語言裡Destructor的角色。其功能是在仿真結束之際,為之前已分配的資料結構之記憶空間釋放回底層的作業系統。
    • AMI_GetWave: 這個函式的執行可有可無。若含EQ在內的通信渠道為非線性或具時變性,則將無法透這一個突變響應便用波形疊加(Superposition)的方式直接合成並算出BER,在這種情況下,則必需執行GetWave,一長串的位元信號會依序或分段地傳進模型,而後GetWave便一段段地將其做計算並輸出結果波形,仿真器最後才將這些波形再組合起來以組成時域波形並進行疊合(Folding)以產生眼圖。
  • 對IBIS AMI使用者的角度而言:IBIS AMI是由以下三個檔案組成的模型:
      • IBIS file: 這即類比前端的部份,且需有一”[Algorithmic Model]”的描述以指向下面兩個檔案, 即.ami及.dll/.so檔。
      • .ami file: 這是一純文字敍述的參數檔案。建模者將模形參數外顯供用戶調整的部份均在此處。例如下圖中即示出一含有四個tap的等化器設定;可以看到各個tap的比重參數均以數字實際標示出來,且用戶也可加以更改。除此之外,其它的模型參數、諸如是否有GetWave函式的支持等等也包括在此檔。仿真器一旦透過最上層的IBIS檔案讀到這.ami檔後,其便知將如何跟最底層的二位元檔(.so/.dll)進行資料交換。

    IBISAMI_AMIParam

    • .dll/.so file:這即編譯出來的檔案,要注意的是這兩者也跟用戶作業系統是32或64位元有關。若您是使用64位元的作業系統,則也必需要用64位元的.dll或.so檔案才能透過仿真器進行分析。

IBIS AMI的使用場景:

IBIS AMI的建模者無法預見其建出的模型如何被使用,然而模型本身便限制了其適用的場景。AMI的使用場景有分為Statistical及Empirical兩種模式;若GetWave函式沒有在.dll/.so裡支持的話,則這個模型將只能透過Statistical模式運作。也就是說:通信渠道將假設為線性非時變,一個突波響應即可用來導出所有的BER。相較之下,一個有GetWave函式支持的AMI模型在Statistical及Empirical兩個模式裡都可被使用而不一定要有渠道是線性且非時變的假設。下圖簡示了兩模式運作的不同:

IBISAMI_Work

 

  • Statistical flow: 在此模式下,渠道為線性且非時變,故可用一個突波響應來以superposition的方式合成數個或更多的位元的真實響應。也就是說,仿真器提供被動渠道部份的突波後,TX 及RX的模型即可在Init裡將自身的轉換函式與其做捲積(convolution)來做如peak distortion analysis般的計算來得到BER。
  • Empirical flow: 在這模式下,渠道為時變或非線性,仿真器會產生長串的位元序列並與被動渠道做捲積,其結果會再被分成數小段,每一段會與TX 或RX的GetWave函式做運算,最終結果再由仿真器重組成長串時域波形而算出眼圖或BER。

在實務上,因為TX, RX的模型可能由不同的IC廠家所提供,故不同組合下會有更多運作上的限制。讀者可參閱IBIS規格文件裡第十章的部份來了解更多的細節。

這篇文章簡述了IBIS AMI模型的構成及使用;記得之前談到IBIS建模時,我們提到其優點之一是工程師毋需了解真實設計內部的細節也可進行建模。這項優點在AMI上可能得大打折扣,首先EQ內部的參數通常很多,建模者需要更多的了解或與原設計師更多的溝通才能決定有那些參數可以外顯,其次,這些等化器的設計需透過如數位信號處理之編程般才能以C/C++語言以符合IBIS AMI表頭規格的方式來進行編譯,除了編譯器的操作本身需要一些專業外,如何對建出的模型進行驗證也是一項挑戰。所以在業界一般是由像我們SPISim使必信科技般:對SI及編程領域都同時有專業的商家來和IC廠家一同合作來完成建模。這中間還有很多細節值得深入討論,我們將來有機會回頭再談。

IBIS模型: 如何建立IBIS模型

在前面的文章裡,我們簡述了IBIS模型內所需有的資料。這些資料多是以IV, VT, IT的波型表方式呈現;所以所謂的為IBIS建立模型,即是激發原來的緩沖器設計並進行仿真、最後再將仿真的結果進一步處理以合乎IBIS語法的模型表示出來。下面簡單列出了為IBIS建模所需進行的幾道程序:

  • 搜集資料: 即獲得原緩沖器之設計資訊及相關操作係數;
  • 產生電路: 為所用的仿真器產生模擬電路以適當激發緩沖器來運作;
  • 進行仿真: 仿真上一步所產生的各種擬電路;
  • 分析結果: 後罝處理仿真的結果, 並加以運算或轉換;
  • 產生模型: 產生合乎IBIS語法的模型;
  • 語法檢查: 用IBIS公用的程式(Golden Parser)來檢查產生的IBIS模型;
  • 驗證模型: 為建立之IBIS模型產生相同操作情汜的電路並進行仿真;
  • 產生報告: 替驗證的結果做出量化的報告,為模型加上如生廠商等的資訊等。
SPISim BPro's 的IBIS建模流程

SPISim BPro’s 的IBIS建模流程

 

以下我們再對上列的步驟做進一步的說明:

  • 搜集資料: 以下面圖中的緩沖器設計為例,欲為其建立模型,首先我們先要從設計工程師那裡取得詳細的設計檔案,其次, 我們也需要拿到這個設計生產時的製程係數:比如說是用那個製程(Process), 理想的供電電壓是多少(Voltage),以及預設的操作環境溫度等(Temperature), 這些參數一般統稱為(PVT係數)。最後,我們還需要知道這設計正常運作時端點該如何連接? 也就是說那個節點應該的偏壓是多少。當代的緩沖器設計常有許多控制腳位(Control Legs), 藉由不同腳位的通路與否,可決定了這個設計的諸如輸出電流強度及速度等的效能。以上資料缺一不可。都完備之後即可進行下一步:產生適當的電路以對激發緩沖器並為其進行仿真。
緩沖器的設計及相關製程資訊

緩沖器的設計及相關製程資訊

 

  • 產生電路: 在這個步驟,我們需要產生各種電路以便能對其結果萃取出所需的IV/VT/IT資料波型。如之前所述:不同類型的緩沖器有不同的資料表需求,以下就為所需資料緩沖器需被激發運作的方式做一簡述:
    • IV for PU: 緩沖器需被致能(enable), 而後令其輸出邏輯1的高態,在輸出端以 -Vcc ~ 2Vcc進行掃描以獲得電流輸出/入資訊;
    • IV for PD: 緩沖器需被致能(enable), 而後令其輸出邏輯0的低態,在輸出端以 -Vcc ~ 2Vcc進行掃描以獲得電流輸出/入資訊;
    • IV for PC: 緩沖器需被放在高電阻態(High Z), 而後令其輸出邏輯1的高態,在輸出端以 -Vcc ~ 2Vcc進行掃描以獲得電流輸出/入資訊
    • IV for GC: 緩沖器需被放在高電阻態(High Z), 而後令其輸出邏輯0的低態,在輸出端以 -Vcc ~ 2Vcc進行掃描以獲得電流輸出/入資訊;
    • ISSO PU: 在理想供電點及緩沖器上拉端口間接一電壓,電壓值自-Vcc~Vcc進行掃描,同時在輸出端量測輸出/入的電流資訊。這個設置模擬了緩沖器在非理想供電電壓的情況下,輸出電流的變化情形。(Voltage Droop)
    • ISSO PD: 在理想接地點及緩沖器下端口間接一電壓,電壓值自-Vcc~Vcc進行掃描,同時在輸出端量測輸出/入的電流資訊。這個設置模擬了緩沖器在非理想接地的情況下,輸出電流的變化情形。(Ground Bounce)
    • VT for rising/falling waveform: 緩沖器的輸出端需連上測試電阻及電壓等的電路,以合乎實際情形(如100ps的上升時間)的數位信號輸入, 同時在輸出端量測瞬態的電壓波形。這種電路應對不同的測試負載情況再做一次。這兩組的測試情況應足以涵蓋了實際運作情況的操作範圍。
    • IT for composite current: 在緩沖器的上拉端口接一零電壓差的電壓源、用以監測流過的電流。在如同VT電路的測試負載運作時,量測並記錄這電流值。基本上IT 和VT的電路分析可在同一次仿真中同時進行。

BPro_ISSO

IBISIT

 

  • 進行仿真: 以上所產生的電路可分別放在不同的檔案…每個檔案只針對一個不同的資料仿宜需求, 抑或是它們都放在同一個檔案裡, 再用如HSpice裡的.alter依序進行仿真。前者的好處是不同的檔案可在同一機器上的不同執行緒裡、或是不同機器上同時進行仿真以結省建模時間。有些緩沖器的設計需含有時脈(Clock)的輸入, 在這種情況下穩態的掃描(DC Sweep)則不可得, 而得透過如假瞬態分析的方式才能得到結果。這分析技巧也套用在一些不易在DC仿真收斂的設計。

    BPro 產生的電路檔

    BPro 產生的電路檔

 

  • 分析結果: 這一步所要做的是對仿真結果讀出及計算。比如說要將無法剔除、一直都會有的PC/GC逆向偏壓時漏電電流自PU/PD電流裡減去, 以及將PU/PC的結果轉換為對VCC而非對地等等。 若是緩沖器還含有 on-die termination, 則PC/GC仿真所得的電流將不容忽略,而得進行更複雜的[如此所述]的運算。

 

  • 產生模型: 有了結果後,便是將其轉換成合乎IBIS模型的語法並輸出成檔案了。 為了使模型準確而精簡, 優化的程序常是不可或缺的。優化的需求在於仿真的時域結果常包含了上千甚至是上萬個資料點,但IBIS V3.2的規格只準許運用100個點。即便是IBIS V5.0 後準許用更多個點數,也因為Composite Current常是非常波動而不平緩的, 所以仍需要對現有資料點分析以選用最佳的點來表示波型。其次, 在IBIS的資料表裡TYP/MIN/MAX的各個欄位都有同樣的時間點(同一行表同一時間點), 這更曾加了優化的需求及難度。因為優化的程序需同時考量到三組波型資料的取捨。
BPro's 的演算法可優化並以最佳100/1000點來建模

BPro’s 的演算法可優化並以最佳100/1000點來建模

 

  • 語法檢查: 有了IBIS模型後,便需以IBIS委員會公開發佈的語法檢查器(Golden Parser)來檢查。除了一般語法外,它也會偵測可能的穩態電壓誤差。當誤差值大過容許值時,警告便變成了錯誤…一般業界的仿真器是不會對含有錯誤的IBIS模型進行分析仿真的。所以根除錯誤及了解並儘量減少警告的標示便是極重要的工作。
BPro 用 golden parser檢查語法等的錯誤

BPro 用 golden parser檢查語法等的錯誤

 

  • 驗證模型: 有了合乎語法的模型,下一步是為其建立如原緩沖器相同的測試負載情況下的電路來進行仿真。一個好的IBIS模型應是準確、精簡、且運作迅速的。所以這些電路應跑得非常快。當有了結果後就可先以視覺上將模型及原設計在同一測試負載情況下的結果一同比較。一般信號輸入到輸出間的延遲是不能由IBIS模型的所重建出來的。所以如果除經果些許的時間位移外,兩者的上升及下降波形都很近似、而且穩態的(高/低)電壓也都相符,則這就是一個可接受的IBIS模型。

 

  • 產生報告: 替驗證的結果做出量化的報告也常是建模標準之一, 以下的兩份資料已為量化的標準做了一些規範:IBIS accuracy handbook and quality spec. 對於圖形驗證上, 一種品質因數(Figure of merits)常被用來表示所建出模形和原設計在同一負載時輸出波形的相似度。
BPro's 視覺上的檢查及品質因數報告

BPro’s 視覺上的檢查及品質因數報告

以上我們簡單敍述了欲為緩沖器建立IBIS模型所需經過的程序。所謂”魔鬼藏在細節裡”, 很多細節之處雖是值得深入探討、但已在本篇文章的範圍之外。實務上來說, 以人工手動的方式來建立IBIS模型雖是可以做得到、但往往是曠日費時又易生錯誤。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SPISim 使必信科技研發BPro模組來簡化這項建模工作的原因。

IBIS模型: IBIS模型的資料在仿真時是如何被運用的

*緩沖器模型:IBIS模型是如何組成的
IBISType

IBIS規格裡定義了不同類型的緩沖器,不同類型對於模型裡的構成資料即有不同的要求。一般而言,IBIS模型一般有下列的模型資料/對應表:

  • 環境設置:及這模型建模的環境為何, 一般包括了理想電壓及操作溫度的資訊等。
  • 負載情況:如C_COMP:伴隨電容及各截取各瞬態波型時緩沖器的測試負載等等。
  • I/V:電源/電壓的穩態曲線,通常包括了Pull-up(PU):上拉穩態曲線、Pull-down(PD):下拉穩態曲線、GND Clamp (GC):地箝位曲線及Power Clamp(PC): 電源箝位曲線等。這些曲線可視為對上拉下拉電路通道上非線性電阻的描述。
    要注意的是這些曲線的掃描範圍在規格上是要求要由-Vcc至2Vcc (Vcc是理想的供電電壓), 之所以如此是因為在無耗損傳輸的情況下,若接收端因完全開路或完全閟路而造成全反射,則全反射的Vcc振幅再加在原0~Vcc的工作範圍就會有-Vcc至2Vcc間的可能。另一要注意的是對於上拉型電路、如PU和PC, 其電壓波形相對應是是理想電壓Vcc值而非對地。也就是說:在這些波形裡的V=0實際上是V=0 to Vcc即V=Vcc的。有時在除錯的情況下,要把這值轉換過來才不易出錯。SPISim IBIS模組BPro的模型查驗界面就有直接將對應Vcc轉成Vss/Gnd的按鈕可使用。IBISPUPD
    IBISPCGC
  • ISSO PU/PD:這曲線描述了在非理想供應電壓及接地電壓情況時,緩沖器輸出電流的變化。當分析電路含有電源供應電路(Power delivery network)時,必需要有這些資訊才能對電源完整性的影響做出評估。一般而言,當供電端電壓下降或接地端電壓上升時, 橫跨場效體的端點電壓差會減少而使的輸出強度變弱,這即使所謂的閘道調變效應(Gate modulation effect);所以ISSO PU/PD定義了端點電壓在非理想值時,輸出有效電流的變化。IBISVT
  • V/T:這曲線描述了緩沖器切換後瞬態的輸出電壓;在不同的測試設置中(不同的外接測試阻抗及測試電壓),所產生節VT波形會不同;在稍後會細述的運作過理論可看到,一般的IBIS緩沖器應都至少含有兩組在不同測試設置下所產生的VT波形。這些測試情況需涵括了在現實情況下這被建構的IBIS模型會運作的環境。IBISIT
  • I/T:這曲線描述了緩沖器切換後瞬態的取用電流;亦是IBIS5.0(含)之後才有的關鍵字。這波形裡的橫軸的時域變量和上面的VT裡的時域是同一時間點。也就是說, 這IT曲線的資料用以在VT波形裡的同一瞬間點自電源拉出相對應的電流。這”組合電流”(IBIS關鍵字是Composite Current)大致上包含了下面幾種電流成分(詳細請見IBIS Spec.):旁路電流、前級驅動電流、切換電流及端點阻抗電流。

* IBIS模型是如何運作的:
那這些IBIS模型裡IV/IT/VT的波形資訊又是如何在仿真器裡運用的呢? 為簡化起見, 讓我們先不管靜電保護電路(ESD)的PC/GC電路部份,它們在大多數的操作情形都是在反向偏壓區而有極小的漏電電流。對於主要的上拉(PU)及下拉(PD)電路而言,我們可以把它們看做是非線性電阻; 就好比是場效體的P/N通道般,其電阻值隨著端電電壓值而改變。這兩組電路之相互同時運作,便決定了在不同輸出負載情況下的緩沖器的瞬態反應 VT及IT。
IBISKuKd0
在瞬態的上升期間,上拉電路PU可視為由完全斷路變成到完全通路,而下拉電路是由完全通路而變成完全斷路。由於接到地線間的通路成為斷路而造成輸出電壓的升高到邏輯1態。瞬態的下降期間則是相反地運作。於是吾人可定義一”切換係數(Ku(t), Kd(t))”…來相乘到對應的PU/PD電流的輸出。這切換係數的X變數是時域的…即像VT/IT裡的時域變數般。Ku(t)=1表示PU完全通路。反之,Kd(t)=0表示PD完全斷路。這Ku(t)及Kd(t)的組合即可用以說明VT/IT的相對應變化情形。

為著這Ku(t)及Kd(t)的兩個變數,我們也需要有兩組方程式才能對其求解。假設IBIS模型裡有至少兩組的VT波形及其負載測試情況, 則我們恰用這兩組資料來對Ku(t)及Kd(t)進行求解。因為Ku(t)及Kd(t)只和緩沖器裡的場效體切換的經過時間有關、而和其負載無關,所以我們恰可用兩組方程來得到Ku(t)及Kd(t)的真解。這也就是為什麼一般的IBIS模型裡需要至少有兩組的VT波形原因了。
IBISKuKd1

實務上而言,若欲求兩組波形而不可得,則仿真器也可做另一假設:即在每一時間點都滿足Ku(t) + Kd(t) = 1。大體上而言,這組假設在緩沖器的穩態高電位或穩態低電位輸出時是成立的,但在其間的瞬態轉換期間則未必。另一種可能是仿真器也可用IBIS模型裡的斜率(Ramp rate)資料來形成假設的上升/下降VT波形, 以達到能對切換係數求解的目的。
IBISKuKd2
在這架構之下,為求精確起見,所有有關的支流電流最後也都要加入方程式裡,如此解得的切換係數才算精確。這些後來才加上的支流電流包括了常在反向偏壓的ESD電路PC/GC,以及會通過伴隨電容C_COMP的電流等等。比如我們可用I=C_Comp * dV/dt來算出流過伴隨電容的電流且將其自總輸出電流中減去,才不會在日後模型的仿真時造成重算(double counting)的情形。

IBISCComp
最後, 在IBIS 5.0之後的、含電源完整性資訊的、IBIS模型而言,另一組瞬態端點電壓相關的係數也要再加上去。如此,因為閘道調變效應而使得緩沖器輸出變弱的因素才能被列入考量。

以上所簡述的操作細節,讀者若有興趣,可參閱下列的原學術論文:

IBIS模型: 什麼是IBIS(輸入輸出緩沖器信息標準)

IBISLogo
IBIS是 I/O Buffer Information Specification的縮寫,中文即譯為輸入輸出緩沖器信息標準。它是在上世紀末之90年代初為提倡可為不同仿真器或分析工具所接受運作的模型而制定出來的標準。時至今日它仍不斷地演化而時有更新的制定出現。茲在下面列出其規格上的重大進程:

  • V3.2: 利用不同的電流/電壓曲線及電壓/時間曲線來建構出緩沖器在穩態及瞬態的特性。這一規格的模型以供電電壓及接地電壓是理想狀態為前提,故僅能做為信號整合性上的仿真分析所用。
  • V4.0:這一版本首度將其它也常見的建模語言,如Verilog-A, VHDL及Spice等也列入模型的成分之一, 以便能在IBIS標準關鍵字不易更新改變的限制之下亦能有效地為特別的緩沖器進行建模。
  • V5.0:這個版本加入了ISSO PU/PD以為在非理想供電或接地電壓的情況下、諸如由供電網路(Power delivery network)所造成的Voltage droop或Ground bounce情況下、亦能正確地描述緩沖器的行為。其亦包括了[Composite Current]關鍵字以對緩沖器在切換間電流與當下的時刻做出連結。這一版本的模型可以同為信號及電源整合性(SI/PI)共同分析所使用。
  • V5.1:這個版本加入了AMI (Algorithmic Modeling Interface, 即演算法建模界面),以為在單純類比緩沖器之外加上等化器等的建模需求。透過常是用C/C++語言所建構之AMI模型,可和原類別緩沖器為主的模型搭配而在通信渠道做Latch to latch的高速仿真運算以得到誤碼率(Bit error rate)類之參數。最常用在SerDes (串化/解串化器)之界面上。也由於建模語言的低階化、以及建模前對等化器EQ運作細節了解的需求,使得建模的門坎及難度都相對應地增加了。

IBISEvolve

 

在我們談到IBIS這個語詞時,也需同時地對IBIS規格, IBIS檔案以及IBIS模型三者的分別做一簡單說明:

  • IBIS規格:是由IBIS標準委員會經會員投票制定出的規格。廣義上而言ICM (InterConnect Modeling Spec),即連接器建模標準,亦是由這委員會制定出而同屬IBIS規格的一部分。ICM定義出了通信渠道間所有被動性連接元件的建模標準。這些元件包括了如傳輸纜線(Cable)、連接器(Connector)及印刷電路版(PCB)之間的繞線等。之前的EBD (Electric board description)標準即為ICM所取代。
  • IBSI檔案:IBSI檔案是一描述某晶片廠商所生產的某一或更多晶片模型的檔案。一如一般市面上的晶片封裝內含不同的針腳(Pin)…每一針腳內連到一同的電路輸入;IBSI檔案在檔案前面也有這製造廠商等的資訊,而後是晶片封裝的不同針解及其與其相連之緩沖器模型名稱,最後才是緩沖器單獨的模型資料。故一個IBSI檔案可內含有許多的IBSI模型,也可含有如封裝模型(Package model)之相關資訊。
  • IBIS模型:這即是我們一般所言之緩沖器模型;IBIS規格定出十數種不同類的緩沖器模型,每一種類別有其所必需要有的模型資料。一般來說,這些資料包含了如:電流/電壓(穩態)、電壓/瞬態、電流/瞬態等的對應表格;也包括了這個模型在建模時的運作及負載環境設置等等。如果模型在仿真時超出了這些當初建模時所採用的設計範圍,則仿真出來的效果也就未必準確了。
IBIS Files vs Models

IBIS 檔案 vs 模型

Viewing model data of an IBIS file in SPIBPro

在SPIBPro中查看一IBIS檔案內不同模型的波形資料

IBIS模型: 什麼需要用緩沖器模型及為什麼是IBIS (輸入輸出緩沖器信息標準)

在我們開始探討緩沖器模型的細節前,得先談一下為什麼它值得一談:

緩沖器位在通信渠道(communication channel)的兩端:通信渠道上多是由被動元件如傳輸線(Transmission line)、導孔(Via)及連接器(connector)所組成,而在兩端做有源的主動發送及接收的即是緩沖器了。

Channel

若您是晶片設計師,場效體尺寸及製程間摻雜質(doping)的濃度可能就影響了設計出電路的工作效能;這些效能可能以輸入出電流強度、阻抗及上升下降速率等時間性的參數來表示。

Transistor and process info. for a buffer design

緩沖器內部之設計細節及相關製程影響其外在的效能表現

但若您是系統設計師或完整性分析師,則您所顧慮的可能是更宏觀的設計:諸如佈線、端口阻抗、元件放置及佈局等等。則之前所述那些晶片設計師所關心的細節對您來說可能就顯得無關宏旨。對您來說,那些晶片就像是現成的元件,您並不在意這些緩沖器是怎麼設計出來的,只要緩沖器效能可以達到您規格的需求就足夠了。

所以從這兩者的角度來看,能有一個簡易描率緩沖器規格及效能的模型就足以做為溝通應用的橋樑。於是一能描述緩沖器效能的模型便有存在的需求。

System level design use buffer as component.

系統設計師視緩沖器為一現成的元件而不管其內部設計細節

 

一般而言,一緩沖器模型有幾項評量的標準:

  • 是否精確:這是建模最基本的需求,一個不準的模型毫無用武之地。所謂精確,一般需在原設計的5%之內。
  • 是否能保護智財:做為一晶片設計廠商,發佈模型以供使用原是為讓客戶能更方便地應用自己的設計,但這是以決不能危急設計的智慧財產權為前提;除了原設計的架構外,製程的細節也通常在保護之列。
  • 仿真時的效率:從系統設計師的角度來看,模型在仿真上也有效率上的需求。一個系統上常包含了上百甚至上千個緩沖器,它們常必需有較原設計快上100~1000倍的速度才堪於系統仿真分析上所使用。
  • 建模是否容易:對系統建模工程師來說, 如果建模程序大費周章,則暗喻著其中的過能很有可能出錯而有精確上的顧慮。一般而言,能做以黑箱為基礎地建模。。。 即建模者不需知道緩沖器內部的設計細節而只要能就界面上的端口做激發以獲得數據來建模。。是較佳的解決方案。
  • 模型是否廣為接受:建出的模型需能在數個業界採用的仿真器、如HSpice 或ADS上運行。若某種建模只能在特定的仿真器上跑,則長遠來看容易有精確上的問題而不為人知,而且在建模的過程上也能急就章而不能受到公正的檢驗。

由於以上的考慮常不能面面俱到,有些人便以仿真器內建的加密模式為原設計編碼建模(Encrypted Model), 這類的模型不僅只能在單一仿真器上運行,其效率也常只與原電路設計相當而沒有加速的效果,故若非無技可失,筆者並不建議採用這種方式來建模。

時至今日,業界已推出數種標準的建模規格:如IBIS (輸入輸出緩沖器信息標準)及Verilog-A等, 其中IBIS 又較為廣泛採用。IBIS已是ANSI(美國國家標準機構)認可之規格,其詳細資訊可在此取得